无灰木
【拼音】:wú huī mù
【注音】:ㄨˊㄏㄨㄟㄇㄨˋ
【结构】:无(独体结构)灰(半包围结构)木(独体结构)
【繁体】:無灰木
词语解释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无灰木[wúhuīmù]⒈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基础解释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
引证解释⒈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网络解释无灰木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状物休,纤维常与脉壁相垂直,色白、灰或带绿色,光泽丝状,微透明至不透明。纤维富弹性。化学性质不活泼,具耐酸、耐碱和耐热性能。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系由阳起石分解而成。
综合释义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汉语大词典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其他释义1.不灰木的别称。指石棉一类耐燃的矿物。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huī
[huī]
(1)(名)物质经过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东西(基本义):炉~|草~|骨~|烟~|油~。
(2)(名)尘土;某些粉末状的东西:~尘|~土|炮~。
(3)(名)特指石灰。
(4)(名)像木柴灰的颜色;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色|青~。
(5)(形)消沉;失望:心~意懒|心如死~|~心丧气。
读音:mù
[mù]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