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笔
【拼音】:xuān bǐ
【注音】:ㄒㄨㄢㄅ一ˇ
【结构】:宣(上下结构)笔(上下结构)
【简体】:宣笔
【繁体】:宣筆
词语解释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宣笔[xuānbǐ]⒈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
引证解释⒈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引宋欧阳修《试笔·宣笔》:“宣笔初不可用,往时圣俞屡以为惠,寻復为人乞去。今得此甚可用,遂深藏之。”
网络解释宣笔宣笔产于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故称“宣笔”),是中国四大名笔之一。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二三年,秦将军蒙恬南下时途经中山(安徽省泾县一带山区)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的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盛行于唐、宋,均有制笔名手。元代以后湖笔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综合释义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宋欧阳修《试笔·宣笔》:“宣笔初不可用,往时圣俞屡以为惠,寻復为人乞去。今得此甚可用,遂深藏之。”
汉语大词典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宋欧阳修《试笔·宣笔》:“宣笔初不可用,往时圣俞屡以为惠,寻复为人乞去。今得此甚可用,遂深藏之。”
国语辞典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毛笔。宣笔[xuānbǐ]⒈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毛笔。
其他释义1.指安徽宣城所产的毛笔。
读音:xuān
[xuān]
(1)(动)公开说出来;传播、散布出去:~德|~读|~传。
(2)(动)疏导:~泄。
(3)(动)宣召。
(4)(名)指安徽宣城。
(5)(名)指宣纸。
(6)姓。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