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下焉者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下焉者

下焉者

【拼音】:xià yān zhě

【注音】:ㄒ一ㄚˋ一ㄢㄓㄜˇ

【结构】:下(独体结构)焉(上下结构)者(半包围结构)

【简体】:下焉者

【繁体】:下焉者

解释

词语解释《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下焉者[xiàyānzhě]⒈《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

基础解释次等者。

引证解释⒈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引《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於礼,而不在尊位也。”宋吴如愚《准斋杂说·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宋林景熙《洗心录序》:“上焉者,不待劝戒,而自为善;下焉者,虽有劝戒,而不能已其为恶。”

网络解释下焉者下焉者,出自《礼记.中庸》,指次等者。

综合释义《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於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宋吴如愚《准斋杂说·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宋林景熙《洗心录序》:“上焉者,不待劝戒,而自为善;下焉者,虽有劝戒,而不能已其为恶。”下焉者[xiàyānzhě]次等的。相对于上焉者而言。《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宋.吴如愚《准斋杂说.卷下.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

汉语大词典《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宋吴如愚《准斋杂说·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宋林景熙《洗心录序》:“上焉者,不待劝戒,而自为善;下焉者,虽有劝戒,而不能已其为恶。”

国语辞典次等的。相对于上焉者而言。下焉者[xiàyānzhě]⒈次等的。相对于上焉者而言。引《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宋·吴如愚《准斋杂说·卷下·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

辞典修订版次等的。相对于上焉者而言。《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宋.吴如愚《准斋杂说.卷下.五累说》:「下焉者困而不学,虽无所知见,而此心以不明为累,所谓下愚也。」

其他解释谓次等者。

其他释义1.《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

下焉者造句更多 >>

1.然以当时民智之闭塞,士风之委靡,号称智识阶级者,下焉者日治帖括,上焉者鹜于训诂词章。

2.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下焉者造句】

3.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查字典造句网https://www.chazidian.com/zj-378177/

字义分解

读音:xià

[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读音:yān

[yān]

(1)〈书〉

(2)(代)跟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必不在~|乐莫大~。

(3)(代)哪里;怎么(多用于反问):~有今日?|不入虎穴;~得虎子?

(4)(副)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5)语气助词:有厚望~。

读音:zhě

[zhě]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下焉者相关成语

下焉者相关词语

包含下焉者的歇后语

上一个:焉知

下一个:欻焉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