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扶老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扶老

扶老

【拼音】:fú lǎo

【注音】:ㄈㄨˊㄌㄠˇ

【结构】:扶(左右结构)老(半包围结构)

【简体】:扶老

【繁体】:扶老

解释

词语解释①搀扶老人:扶老携幼。②拐杖的别名:策扶老以流憩。扶老[fúlǎo]⒈搀扶老人。例扶老携幼。⒉拐杖的别名。例策扶老以流憩。

引证解释⒈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引《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宋黄彻《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金宇文虚中《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⒉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引《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三国吴陆玑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阮元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龟山﹞多扶竹”晋郭璞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字君仲,亦以至孝称”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蔡顺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顺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晋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⒊秃鹙的别名。引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宋无名氏《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鶖为扶老,甚谬。”⒋搀扶老人。参见“扶老携幼”。

网络解释扶老扶老,指搀扶老人;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见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

综合释义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宋黄彻《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金宇文虚中《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三国吴陆玑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阮元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龟山﹞多扶竹”晋郭璞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字君仲,亦以至孝称”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蔡顺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顺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晋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秃鹙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宋无名氏《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鶖为扶老,甚谬。”搀扶老人。参见“扶老携幼”。扶老[fúlǎo]扶,扶竹,一种竹子。因扶竹适做拐杖,故称杖为「扶老」。《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扶持年老的人。《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

网友释义扶老,指搀扶老人;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见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

汉语大词典(1).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汉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鸠养老。’汉无罗氏,故作鸠杖以扶老。”晋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宋黄彻《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金宇文虚中《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2).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诗·大雅·皇矣》“其柽其椐”三国吴陆玑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阮元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龟山﹞多扶竹”晋郭璞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后汉书·周磐传》“磐同郡蔡顺,字君仲,亦以至孝称”李贤注引晋周斐《汝南先贤传》:“蔡顺事母至孝。井桔槔朽,在母生年上,而顺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晋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垆,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于其上也。”(3).秃鹙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斗,好啖蛇。”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宋无名氏《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鹙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古今注》以秃鹙为扶老,甚谬。”(4).搀扶老人。参见“扶老携幼”。

国语辞典扶,扶竹,一种竹子。因扶竹适做拐杖,故称杖为「扶老」。扶老[fúlǎo]⒈扶,扶竹,一种竹子。因扶竹适做拐杖,故称杖为「扶老」。引《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⒉扶持年老的人。引《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

辞典修订版扶,扶竹,一种竹子。因扶竹适做拐杖,故称杖为「扶老」。《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扶持年老的人。《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

扶老造句更多 >>

1.中国之民,坠于涂炭,廷颈企踵以待振拔,大王若扬兵南迈,先取蓟城,次指鄴都,宣耀威德,怀抚遗民,彼孰不扶老提幼以迎大王?凶党将望旗冰碎,安能为害乎!

2.火车到站后,乘务员迎上前去,扶老携幼,帮助旅客出站。

3.难道你没有学过扶老携幼的传统美德么,这点事都不帮忙。

4.何小玉带着妇救会的一帮人,扶老携幼,快速转移到山上,往大山深处撤离。

5.他经常扶老携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6.可是他们又大多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身上也都带着各种各样的包袱,有些人甚至连锅碗瓢盆都带上了。

7.而"扶老携幼"要建立的养老院在经济上则是由这些老人的退休金支撑,而退休金国家是有保障的。

8.战争年代,爷爷扶老携幼来到东北谋生。

9.有了粮食,有了田地,四面八方被战乱和饥饿折磨的人民必然扶老携幼投奔我们,我们能救活多少人啊!

10.被日本侵略军捣毁家园的无辜百姓被迫扶老携幼逃奔他乡,这是京沪路上的难民。

字义分解

读音:fú

[fú]

(1)(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2)(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3)(动)用物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

读音:lǎo

[lǎo]

(1)(形)衰老;年岁大

(2)(名)老年人(常用作尊称):敬~院|扶~携幼。

(3)(动)〈口〉婉辞;多指老人死亡(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

(4)(形)很久以前就存在的:~厂|~朋友。

(5)(形)陈旧:~脑筋|~机器。

(6)(形)原来的:~脾气|~地方。

(7)(形)(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油菜太~了。

(8)(形)(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

(9)(形)(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变质:~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副)长久:~主顾。(副)经常:人家~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呢!(副)很;极:~早|~远。(形)〈口〉排行在末了的:~儿子|~妹子。前缀;用于称人、排行次序、某些动植物名:~化|防~。(形)富有经验;老练。

扶老相关成语

扶老相关词语

关于扶老的诗词更多 >>

包含扶老的歇后语

上一个:扶同

下一个:扶胥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