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务
【拼音】:yán wù
【注音】:一ㄢˊㄨˋ
【结构】:盐(上下结构)务(上下结构)
【简体】:盐务
【繁体】:鹽務
词语解释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盐务[yánwù]⒈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
基础解释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
引证解释⒈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引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称停减盐务所由,收其粮课,一岁尚得十万贯文。”清魏源《筹海篇四》:“漕务、盐务、边务皆日困一日矣。”阿英《盐乡杂信》八:“盐务机关,在以前有‘场公署’,现在是改为了‘秤放局’。”
网络解释盐务盐务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yánwù,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
综合释义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称停减盐务所由,收其粮课,一岁尚得十万贯文。”清魏源《筹海篇四》:“漕务、盐务、边务皆日困一日矣。”阿英《盐乡杂信》八:“盐务机关,在以前有‘场公署’,现在是改为了‘秤放局’。”有关盐业上的事务。《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今年在一个盐务人家做馆,他不甚得意。」
网友释义yánwùㄧㄢˊㄨˋ盐务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称停减盐务所由,收其粮课,一岁尚得十万贯文。”清魏源《筹海篇四》:“漕务、盐务、边务皆日困一日矣。”阿英《盐乡杂信》八:“盐务机关,在以前有‘场公署’,现在是改为了‘秤放局’。”
国语辞典有关盐业上的事务。盐务[yánwù]⒈有关盐业上的事务。引《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今年在一个盐务人家做馆,他不甚得意。」
辞典修订版有关盐业上的事务。《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今年在一个盐务人家做馆,他不甚得意。」
其他释义1.指经管有关食盐的事务。
1.物久生蠹,法久生弊,到了民国时期,盐务中产生了许多弊端,使其虽有官盐之名,但实际上并无涓滴归公,全都中饱了个人的私囊。
2.之美誉,明末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成为漕运枢纽和全国最大的盐业经销中心,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麋至。
3.他看陶澍的整顿盐务,改革漕运,论办法也不过实事求是,期于允当,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所可贵的是,他的除弊的决心与魄力。
4.收拾完一中队的人枪,郑卫国又让二、三两个中队分别将警察局、团防局、盐务局等有枪的部门统统缴械,人员集中看管起来,以免他们闹事。
5.康熙末年,国家盐务废弛,百弊丛生。
6.山西运城是元末兴建的一座盐务专城,是伴随着盐池的发展而兴起的。
7.奉命筹集军饷的两淮盐政尹如海离奇自杀,新任盐院大人阿克占来势汹汹,让扬州四大盐务总商及两淮盐运使卢德恭等人人自危,好戏拉开序幕。
8.在对蛇皮袋的盐粉进行检查后,东莞市盐务局一名工作人员皱起了眉头。
9.明清时期扬州是两淮盐务中枢,盐业的盛衰对城市人口的递嬗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10.“善后大借款”以中国全部盐税为抵押,设立由外国人控制的盐务稽核所监督征收全部盐税。
读音:yán
[yán]
(1)(名)食盐
(2)(名)由金属离子(包括铵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常温时一般为晶体;绝大多数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读音:wù
[wù]
(1)(名)事情:公~|处~。
(2)(动)从事;致力:~农|~商。
(3)(名)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在只用于地名;如曹家务(在河北省);商务(在河南省)。
(4)(副)务必:~须。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