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三士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三士

三士

【拼音】:sān shì

【注音】:ㄙㄢㄕˋ

【结构】:三(独体结构)士(独体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2.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3.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三士[sānshì]⒈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⒊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基础解释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引证解释⒈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文公﹞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狐偃、赵衰、贾佗。”⒉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三国魏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禪许由,巢父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引池主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⒊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引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元张可久《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杀三士,因二桃,不如五柳庄前卧。”

网络解释三士三士

综合释义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文公﹞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狐偃、赵衰、贾佗。”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三国魏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禪许由,巢父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池主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元张可久《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杀三士,因二桃,不如五柳庄前卧。”

网友释义香科林村隶属于德苴乡小里村委会,属于山区。

汉语大词典(1).指春秋晋之狐偃、赵衰、贾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文公﹞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宋马永易《实宾录·三士》:“晋公子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狐偃、赵衰、贾佗。”(2).指古之许由、巢父、池主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三国魏曹植《许由巢父池主赞》:“尧禅许由,巢父是耻。秽其溷听,临河洗耳。池主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3).指春秋齐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而无礼,晏子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景公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元张可久《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杀三士,因二桃,不如五柳庄前卧。”

三士造句更多 >>

1.窃服高义,暂谒门下,明将军降以颜色,二三士友假其馀论,菅蒯不弃,折简赐留,欲以鸡鹜厕鸳鸿于池沼,将移瓦砾参金碧之声价。

2.狡诈的国王,二桃杀三士,以计谋除去了心头之患。

3.所以当景公计划除掉他们、以绝后患的时候,齐相晏婴提出了“二桃杀三士”的建议。

4.再比如什么二桃杀三士之类的,在叶东来得地球上,简直就是家喻户晓的典故,皇甫雷霆干得这点事情,想明白之后,就一点也不让人意外了。

5.我心道,二桃杀三士的方法虽然已经是很老套了,可是照样是屡试不爽啊。

6.,这让五位杏林大家想到了一个典故——二桃杀三士

7.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诸葛亮 

8.三士、四堂、五色、七星这些人俱为万人之秀,一时之选。

9.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楚平王娶媳逐。

10.我心道,二桃杀三士的方法虽然已经是很老套了,可是照样是屡试不爽啊。[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340840/造句]

字义分解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三士相关成语

三士相关词语

关于三士的诗词更多 >>

包含三士的歇后语

上一个:三象

下一个:三禅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