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舆
【拼音】:shén yú
【注音】:ㄕㄣˊㄩˊ
【结构】:神(左右结构)舆(上下结构)
【简体】:神舆
【繁体】:神輿
词语解释1.谓天子的乘舆。2.谓载神主的车驾。3.泛指灵柩。神舆[shényú]⒈谓天子的乘舆。⒉谓载神主的车驾。⒊泛指灵柩。
基础解释谓天子的乘舆。谓载神主的车驾。泛指灵柩。
引证解释⒈谓天子的乘舆。引晋陆云《盛德颂》:“或冀神舆降观,薄狩五服,时迈玉輅,言巡兹邑。”⒉谓载神主的车驾。引《宋史·礼志十二》:“明日,復行荐享如礼,礼仪使奉神舆行,帝出幄导至宣德门外。”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⒊泛指灵柩。引宋苏舜钦《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护神舆还南都,祔先侍郎之墓。”
网络解释神舆神舆,读音为shényú,汉语词语,指:(1).天子的乘舆;(2).载神主的车驾;(3).灵柩。
综合释义谓天子的乘舆。晋陆云《盛德颂》:“或冀神舆降观,薄狩五服,时迈玉輅,言巡兹邑。”谓载神主的车驾。《宋史·礼志十二》:“明日,復行荐享如礼,礼仪使奉神舆行,帝出幄导至宣德门外。”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泛指灵柩。宋苏舜钦《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护神舆还南都,祔先侍郎之墓。”
网友释义神舆,读音为shényú,汉语词语,指:(1).天子的乘舆;(2).载神主的车驾;(3).灵柩。
汉语大词典(1).谓天子的乘舆。晋陆云《盛德颂》:“或冀神舆降观,薄狩五服,时迈玉辂,言巡兹邑。”(2).谓载神主的车驾。《宋史·礼志十二》:“明日,复行荐享如礼,礼仪使奉神舆行,帝出幄导至宣德门外。”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八》:“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3).泛指灵柩。宋苏舜钦《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护神舆还南都,祔先侍郎之墓。”
读音:shén
[shén]
(1)(名)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也指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位|财~。
(2)(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用兵如~。
(3)(形)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速|~效。
(4)(名)精神;精力:费~。
(5)(名)(~儿)神气:~色|~情。
(6)(形)〈方〉聪明;机灵:这孩子真~。
(7)姓。
读音:yú
[yú]
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舆马。肩舆。
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舆台。舆论。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3. 疆域:舆地。舆图。堪舆(相地,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