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明辟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明辟

明辟

【拼音】:míng bì

【注音】:ㄇ一ㄥˊㄅ一ˋ

【结构】:明(左右结构)辟(左右结构)

【繁体】:明闢

解释

词语解释明法,严明法律。明君。谓还政于君。明辟(明闢)[míngbì]⒈明法,严明法律。明君。谓还政于君。

引证解释⒈明君。引《书·洛诰》:“朕復子明辟。”蔡沉集传:“明辟者,明君之谓。”《北史·隋越王侗传》:“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復子明辟。”清洪昇《长生殿·收京》:“就军前瞻天仰圣,共尊明辟。”⒉谓还政于君。引《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闕明辟之义。”《后汉书·杜根栾巴等传赞》:“邓(邓太后)不明辟,梁(梁太后)不损陵。慊慊欒杜,讽辞以兴。”⒊明法,严明法律。引《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

网络解释明辟明辟,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明君。《书·洛诰》:“朕復子明辟。”蔡沉集传:“明辟者,明君之谓。”《北史·隋越王侗传》:“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復子明辟。”清洪昇《长生殿·收京》:“就军前瞻天仰圣,共尊明辟。”谓还政于君。《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闕明辟之义。”《后汉书·杜根栾巴等传赞》:“邓(邓太后)不明辟,梁(梁太后)不损陵。慊慊欒杜,讽辞以兴。”明法,严明法律。《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

网友释义明辟读作míngbì,释义为明君,谓还政于君,明法,严明法律。出自《书·洛诰》,《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

汉语大词典(1).明君。《书·洛诰》:“朕复子明辟。”蔡沉集传:“明辟者,明君之谓。”《北史·隋越王侗传》:“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复子明辟。”清洪升《长生殿·收京》:“就军前瞻天仰圣,共尊明辟。”(2).谓还政于君。《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论》:“邓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术谢前政之良,身阙明辟之义。”《后汉书·杜根栾巴等传赞》:“邓(邓太后)不明辟,梁(梁太后)不损陵。慊慊栾杜,讽辞以兴。”明法,严明法律。《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

明辟造句更多 >>

1.栉风沐雨,依旧坚强;旗帜鲜明,辟地开疆;同心同德,勇敢的闯;特色中国,盛举共襄;春天故事,声声传唱;国富民强,笑傲东方;七一佳节,无限遐想!

2.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阎皇后被迁离宫,本非自愿,诏文中曲为转圜。

3.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复子明辟

4.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 

5.若如摛议,则此二篇,皆应在复子明辟之后。

6.至四年,王导固让太傅,复子明辟,是后不旱,殆其应也。

7.末代已来,明辟盖寡,靡不矜黄屋之尊,虑白驹之过,并多拘忌,有慕遐年。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字义分解

读音:míng

[míng]

[ míng ]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bì,pī,pì

[bì]

[ bì ]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 pì ]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 pī ]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明辟相关成语

明辟相关词语

上一个:明靡

下一个:明豁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