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文体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文体

文体

【拼音】:wén tǐ

【注音】:ㄨㄣˊㄊ一ˇ

【词性】:名词。

【结构】:文(独体结构)体(左右结构)

【简体】:文体

【繁体】:文體

解释

词语解释文体wéntǐ(1)文章的风格例古典文体例词藻华丽的18世纪散文文体英style;literaryform(2)文章的体裁英typeofwriting(3)文娱和体育例文体活动英recreationandsports文体[wéntǐ]⒈文章的风格。例古典文体。词藻华丽的18世纪散文文体。英style;literaryform;⒉文章的体裁。英typeofwriting;⒊文娱和体育。例文体活动。英recreationandsports;

基础解释(名)①文章的体裁。②文娱体育的简称:~活动。

引证解释⒈文雅有节的体态。引汉贾谊《新书·道术》:“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⒉指身体。用为敬词。引宋苏轼《与范梦得书》之五:“今日謁告,不克往见,辱教,伏承文体佳胜。”⒊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引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於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唐刘知几《史通·载文》:“爰洎中叶,文体大变。”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晦庵载一李氏者之説,曰此章及六言、六蔽、五美、四恶之类,皆与前后文体大不相似。”清龚自珍《秦汉石刻文录序》:“文体五百岁一变,书体五百岁一变。”⒋字体。引《太平广记》卷二三〇引唐陈翰《异闻集·王度》:“文体似隶,点画无缺。”⒌文娱体育的简称。例如:努力开展文体活动。

网络解释文体(文学领域术语)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或样式、体制),是文本构成的规格和模式,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某种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除此以外,文体还是文娱和体育的合称。

综合释义文雅有节的体态。汉贾谊《新书·道术》:“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指身体。用为敬词。宋苏轼《与范梦得书》之五:“今日謁告,不克往见,辱教,伏承文体佳胜。”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於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唐刘知几《史通·载文》:“爰洎中叶,文体大变。”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晦庵载一李氏者之説,曰此章及六言、六蔽、五美、四恶之类,皆与前后文体大不相似。”清龚自珍《秦汉石刻文录序》:“文体五百岁一变,书体五百岁一变。”字体。《太平广记》卷二三○引唐陈翰《异闻集·王度》:“文体似隶,点画无缺。”文娱体育的简称。如:努力开展文体活动。

网友释义文体,指文章、文学作品的体裁,如通常说的文体指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另做文娱和体育的合称。

汉语大词典(1).文雅有节的体态。汉贾谊《新书·道术》:“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诗:“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2).指身体。用为敬词。宋苏轼《与范梦得书》之五:“今日谒告,不克往见,辱教,伏承文体佳胜。”(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徵士陶潜诗,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静,殆无长语。”唐刘知几《史通·载文》:“爰洎中叶,文体大变。”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四》:“晦庵载一李氏者之说,曰此章及六言、六蔽、五美、四恶之类,皆与前后文体大不相似。”清龚自珍《秦汉石刻文录序》:“文体五百岁一变,书体五百岁一变。”(4).字体。《太平广记》卷二三○引唐陈翰《异闻集·王度》:“文体似隶,点画无缺。”(5).文娱体育的简称,如:努力开展文体活动。

国语辞典文章的体裁或风格。文体[wéntǐ]⒈文章的体裁或风格。引《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世有浇淳,时移治乱,文体迁变,邪正或殊。」近体裁

辞典修订版文章的体裁或风格。《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世有浇淳,时移治乱,文体迁变,邪正或殊。」

辞典简编版文章的体裁或风格。 【造句】他擅长阴柔的抒情文,阳刚的文体未必适合他。

英语overwritegenre theoryfamiliar styleprosyprosaicismstylisticRomanstype of writing

法语genre littéraire、style、sports et loisirs

其他释义1.文雅有节的体态。2.指身体。用为敬词。3.文章的风格或结构﹑体裁。4.字体。5.文娱体育的简称。

文体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体裁 才艺 文学

文体造句更多 >>

1.不过这本书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的文体非常佶屈聱牙。

2.八股文,本只是一种对形式有严格要求的议论文体

3.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

4.但把“西式论文”模式奉为“洋八股”,又产生了一些弊端,特别是不能尊“西式论文”为唯一的学术表达方式,从而低估了其他学术文体

5.八股文只是一种文体,而文体无高下,至少八股文从形式上不输于某些“新八股”的作文范文。

6.我在“赋家说赋”第八则中,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题,作了介绍;这里再对赋的另外两种说法作些介绍,以便大家对赋有全面的认识。

7.记者随后到负责网吧管理的泉港区文体局举报违法网吧。

8.传统小说批评文体主要为评点、评传、序跋、书信等。

9.不同文体的板书设计各不相同。

10.某装检团因陋就简制作便携式文体器材箱、折叠式黑板、流动图书箱、锣鼓箱、书报架等,初步形成平战结合、协调配套的战地文化保障条件。

字义分解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tǐ,tī

[tǐ]

[ tǐ ]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tī ]

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文体相关成语

文体相关词语

关于文体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文体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文物

下一个:文柏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