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甘味
【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ㄕˊ ㄅㄨˋ ㄍㄢ ㄨㄟˋ
【简拼】: SBGW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辩形】: 甘;不能写作“干”。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甘:味道好。吃东西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语法食不甘味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心神不安。
示例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食不甘味,麻衣茹素,稍谢罪戾。(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1、听到妈妈生病住院的消息,我是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2、这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搞得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3、丈夫去世后,她昼思夜想,食不甘味,卧不安席,竟至一病不起。
4、创作欲望来临后,我简直是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只有一吐为快。
5、这些天父亲的病情越来越重,使得他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里非常着急。
6、这个矛盾怎么也解决不了,搞得我真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7、我认为我一直是个很理智的人,即使内心再如何狂热地思念他,即使自己经常食不甘味、夜不成寐,但我从来没有在他面前流露过半点。
8、战事逐步扩大,周佛海“焦灼万分”,“殊觉苦闷”,“食不甘味”,“瞻念前途,仍有不堪设想者”。
9、本王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瞻四郊处处潜伏着危险,仰云汉内心充满惭愧。
10、沉浸于爱的人,食不甘味,寝不安眠。
读音:shí,sì
[shí]
[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 sì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gān
[gān]
(1)(形)使人满意的;甜(跟“苦”相对):~泉|~露|同~共苦。
(2)自愿;乐意(限于不好的事):~愿|不~落后。
(3)(Gān)姓。
读音:wèi
[wèi]
(1)(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道。
(2)(名)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
(3)(名)意味;趣味:兴~。
(4)(动)辨别味道。
(5)(量)中药配方;药物的一种叫一味:三~药。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用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连横策略去游说秦惠文王,主意没被采纳,就改用六国联合抗秦的合纵策略去游说赵国,被封为武安君,然后游说楚威王说秦国强大对楚国十分不利。楚威王感慨万千说这正是他食不甘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