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宁家
【拼音】: ān guó níng jiā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安國寍家
【注音】: ㄢ ㄍㄨㄛˊ ㄋ一ㄥˊ ㄐ一ㄚ
【简拼】: AGN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指治理国家。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语法安国宁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治理国家。
1、过去人们在这块土地耕稼陶渔、安国宁家。
2、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3、成语安国宁家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方正》。
4、我国有一套安国宁家的大计。
5、只有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才能去安国宁家。
6、儒家的治国之道被汉朝作为安国宁家的信条。
7、“和谐哲学”观是当今安国宁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
8、消防安全历来是安国宁家的一件大事,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
9、早在远古时期,计量就是安国宁家的一项重要措施。
10、安国宁家的大道理常常被政客们挂在嘴上,不见行动。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níng,nìng
[níng]
[ níng ]1. 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
3. 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
4.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
5.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
[ nìng ]1. 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
2. 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 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
4. 姓。
读音:jiā,jie,gū
[jiā]
[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 jie ]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 gū ](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