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胜逐北
【拼音】: chéng shèng zhú bě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乗勝逐北
【注音】: ㄔㄥˊ ㄕㄥˋ ㄓㄨˊ ㄅㄟˇ
【简拼】: CSZB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语法乘胜逐北作谓语、宾语;指乘胜追击。
示例我也想乘胜逐北,但力不从心。
近义词 乘胜追击
1、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乾,去代二百馀里。
2、便当秣马脂车,陵蹈城邑,乘胜逐北,以定华夏。
3、侃进至金山,与高丽战,不利,高丽乘胜逐北,仁贵引兵横击之,大破高丽,斩首五万馀级,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与泉男生军合。
4、壬申,遇吐蕃众二万,与战,破之,乘胜逐北,至堡下,攻拔之,斩其将扈屈律悉蒙,焚其蓄积而还。
5、后五日,义臣大破士达,于陈斩之,乘胜逐北,趣其营,营中守兵皆溃。
6、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7、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
8、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
9、先臣率先士卒,身被两枪,犹乘胜逐北。
10、己丑,兀术亲率兵逆战于店步,沂中等又败之,乘胜逐北,遂复庐州。
读音:chéng,shèng
[chéng]
[ chéng ]1.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2.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
)。因利乘便。3.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
)。乘数。4.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5. 姓。
[ shèng ]1.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2.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读音:shèng,shēng
[shèng]
[ shèng ]1.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优势,与败相对:战胜、得胜、出奇制胜。
2.超越:略胜一筹、一个胜一个。
3.美好的、优越的:胜地、胜景。
[ shēng ]肽的旧称。
读音:zhú
[zhú]
(1)(动)追赶:~鹿|随波~流。
(2)(动)驱逐:~客|~出。
(3)(副)挨着(次序):~次|~个|~句|~年|~日|~条。
读音:běi
[běi]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秦昭王56年,秦国国君秦昭王不听大将白起的劝阻,派五校大夫王陵率兵攻打赵国,惨败而归,昭王派应侯范雎去请白起去带兵,白起给范雎讲赵国的局势变了,不是他不想乘胜追击,而是此刻不宜进攻。昭王不听,结果无功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