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一望而知成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大全 一望而知

一望而知

【拼音】: yī wàng ér zh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一朢而知

【注音】:  一 ㄨㄤˋ ㄦˊ ㄓ

【简拼】:  YWE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辩形】:  而;不能写作“尔”。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

解释一看就明白。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语法一望而知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而且一望而知情商也没用,因为客堂里都搭起床铺。”

成语接龙

成语造句更多 >>

1、那老头子年才半百,须发已是全白,抬头看人,眼光四射,满脸皱纹,一望而知是一个饱经忧患的老人。

2、假如有人做出了一个有害于他人的行动,这说是一桩一望而知要对他处罚的事件,可以用法律来办,或者当法律惩罚不能妥善适用时,也可以用普遍的谴责。

3、很有气派的大堂让人一望而知这是一家高尚的酒店。

4、大名士俞曲园尝言,识伯雄于吴下,须眉皓然,一望而知为君子,吴中士大夫儿童走卒无不望车尘而拜迎。

5、以汉代遗刻中所表现的一切戆直古劲的人物车马花纹,与六朝以还的佛像饰纹,和浮雕的草叶、璎珞、飞仙等等相比较,则前后判然不同的倾向,一望而知

6、这辆车坏在什么地方,老师傅一望而知

7、一望而知,毕蒂已经教会了乔写字。

8、它要让读者对新闻的大致内容一望而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应来读这篇报道。

9、这辆车哪里坏了,他一望而知

10、一望而知,史提夫对学问没有兴趣。

字义分解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wàng

[wàng]

(1)(动)探望:拜~|看~。

(2)(动)盼望、希望:期~|企~。

(3)(名)名望:声~|威~。

(4)(形)〈书〉怨恨。

(5)(名)(~子)店铺标明属于某种行业的标志:酒~。

(6)(介)对着;朝着:~我点点头|~他笑笑。注意“望前看”、“望东走”等处的“望”多写作“往”。

(7)姓。

(8)(名)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地球上看见圆形的月亮;这种月相叫望;这时的月亮叫望月。

读音:ér

[ér]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zhī,zhì

[zhī]

[ zhī ]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 zhì ]

1. 古同“智”,智慧。

成语翻译

英语:see with half an eye

一望而知相关成语

一望而知相关词语

包含一望而知的歇后语

上一个:威而不猛

下一个:唾手而得

一望而知成语导航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