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儒十丐
【拼音】: jiǔ rú shí gài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九儒十匃
【注音】: ㄐ一ㄡˇ ㄖㄨˊ ㄕˊ ㄍㄞˋ
【简拼】: JRSG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出处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语法九儒十丐作宾语、定语;指下等人。
示例清·赵翼《陔余丛考》:“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1、当初元鞑子按社会分工排等级座次的时候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说,按职业归属,如今的艺人和文人在元朝都归在下半截。
2、我反对无意义的死亡,然而如果是认为投降光荣的人,建议用时光机器送到南宋,让蒙古征服,然后让蒙古将其列为最下等人,尝一尝九儒十丐的滋味。
3、九儒十丐,冰冷的现实让人心酸,何况在偌大的中国已经摆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动荡岁月。
4、俗话不是说吗,七医八娼九儒十丐,有些读书人,品行的确连妓女都不如。
5、所以绩效工资只激励了领导,对于教师们说,更像“九儒十丐”时代的乞讨权力的大爷大妈们,给点吃的吧……
6、这种“九儒十丐”的局面却带来了元曲的勃兴。
7、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8、记得古代有“七伶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现在的娱乐明星应该就是“七伶”中的伶吧,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属于“戏子”一类的。
9、所以绩效工资只激励了领导,对于教师们说,更像“九儒十丐”时代的乞讨:权力的大爷大妈们,给点吃的吧……
10、汪曾祺先生曾提到1920年代苏北地区有过“师范花子”一说,真正是“九儒十丐”也。
读音:jiǔ
[jiǔ]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读音:rú
[rú]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读音:shí
[shí]
(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
(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gài
[gài]
(1)〈书〉
(2)(动)乞求。
(3)(名)乞丐;讨饭的人。
(4)(动)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