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15
【部首】:火
1. 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dǒu )”。
2. 用烙铁、熨斗烫平:熨衣服。
[ yù ]1. 〔熨帖〕a.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b.心情安宁、舒畅;c.方言,事情完全办妥。均亦作“熨贴”。
另见
[ yùn ]动词
(1) (形声。从火,尉(
)声。本义:用金属器具加热,按压衣服,使之平贴)(2) 同本义
衣裳不整,伏床熨之。——《南史》
(3) 又如:熨衣(烫平衣服)
(4) 烘烤 。如:熨手(烫手);熨炉(暖炉)
(5) 紧贴
以身熨之。——《世说新语》
(6) 又如:熨贴(贴切;妥帖)
(7) 用药热敷
汤熨之所及。——《韩非子·喻老》
(8) 另见
熨【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於胃切,音慰。同㷉。詳㷉字註。《史記·扁鵲傳》案抗毒熨。《註》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物熨貼也。
又《廣韻》《集韻》𠀤紆物切,音鬱。《廣韻》火展帛也。
又《集韻》一曰火斗。或作𤓮。◎按集韻入聲,尉㷉熨𤓮分載。
共十五画
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