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
【拼音】:wén guò shì fēi
【注音】:ㄨㄣˊㄍㄨㄛˋㄕˋㄈㄟ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文过饰非
【繁体】:文過飾非
词语解释文过饰非wénguò-shìfēi。(1)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
基础解释掩饰过失、错误。
引证解释⒈掩饰过错。引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宋朱熹《答张敬夫书》:“为机变之巧,则文过饰非,何所不至,无所用耻也。”《明史·卢洪春传》:“较夫挟数用术,文过饰非,几以聋瞽天下之耳目者,相去何如哉!”邹韬奋《硬吞香蕉皮》:“其实错了就自己老实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的勾当。”
综合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硬吞香蕉皮》
网友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犯下的过失和错误。
汉语大词典掩饰过错。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宋朱熹《答张敬夫书》:“为机变之巧,则文过饰非,何所不至,无所用耻也。”《明史·卢洪春传》:“较夫挟数用术,文过饰非,几以聋瞽天下之耳目者,相去何如哉!”邹韬奋《硬吞香蕉皮》:“其实错了就自己老实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的勾当。”
国语辞典掩饰过失、错误。《清史稿.卷三七八.苏廷魁传》:「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岂肯回护?」也作「护过饰非」、「饰非文过」。
辞典简编版掩饰过失、错误。 【造句】犯了错就要坦承不讳,千万不可文过饰非,推托责任。
成语词典版01.唐.刘知几《史通.卷一四.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02.《宋史.卷三二一.刘述列传》:「去年因许遵文过饰非,妄议自首按问之法,安石任一偏之见,改立新议,以害天下大公。」03.《明史.卷二三四.卢洪春列传》:「较夫挟数用术,文过饰非,几以聋瞽天下之耳目者,相去何如哉!」04.《清史稿.卷三七八.陈庆镛列传》:「今该御史请收回成命,朕非文过饰非之君,岂肯回护?」05.《醒世姻缘传.第四七回》:「只是起先不与他推情细断,据了自己偏心,后来又不肯认错,文过饰非,几致绝了人家宗祀。」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受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英语smooth over a faultwhitewash faultsvarnish errors
法语pallier ses fautes、dissimuler les erreurs
其他释义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有时一些教师一旦发现自己讲错了,也会当众承认错误,决不文过饰非,因而更加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2.做个光明磊落的人,既不居功自傲,也绝不文过饰非。
3.专横跋扈,文过饰非的人到头来总是要吃亏的。
4.看来这个世界上的坏事就是做得说不得,那些做坏事的人是最不愿意坦白地将坏事承认为坏事的,总要文过饰非,死不认错。
5.你现在去办公室说一点好听的话给老师说不定还能文过饰非的。
6.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错误,可以说是要陪伴人的一生的。智者千虑尚有一失呢!问题是怎样对待错误?是硬着头皮采取不承认主义?是搪塞、遮掩?是文过饰非甚或嫁祸于人?
7.而绝不能象一些人那样,刚愎自用、讳疾忌医、文过饰非、沽名钓誉、争功诿过,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归于别人。
8.你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你。
9.诚信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虚伪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等。
10.帕里什建议制药商摈弃他们那种文过饰非的心理,正面回应批评。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guò,guo,guō
[guò]
[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过账。过程。过渡。过从(交往)。经过。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过秤。过磅。过目。
3. 超出:过于。过度(dù)。过甚。过奖(谦辞)。过量(liàng)。过剩。过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过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过一过。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过儿。
7. 错误:过错。记过。
[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过。用过。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过来。走过去。
[ guō ]1. 姓。
读音:shì
[shì]
(1)(动)装饰:修~。
(2)(名)装饰品:首~|衣~。
(3)(动)掩饰:~词。
(4)(动)扮演:她在《渴望》里~刘慧芳。
读音:fēi
[fēi]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