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先觉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先觉

先觉

【拼音】:xiān jué

【注音】:ㄒ一ㄢㄐㄩㄝˊ

【结构】:先(上下结构)觉(上下结构)

【简体】:先觉

【繁体】:先覺

解释

词语解释先觉xiānjué(1)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例先知先觉英apersonofforesight先觉[xiānjué]⒈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例先知先觉。英apersonofforesight;

基础解释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先知先觉。

引证解释⒈事先认识觉察。引《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吕延济注:“言此数人曾不先觉天成之妙而去之远也。”《旧唐书·韩思复传》:“善思此时遂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宋叶适《答少詹书》:“至於以机变为经常……以跌荡不可羈束为通透,以多所疑忌为先觉,此道德之弃才也。”⒉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引《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张铣注:“言长瞻先觉之人义有乖舛者,顾思后昆以正之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家业彫零,倦客京华,收拾琴书访先觉。”鲁迅《热风·随感录四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

网络解释先觉先觉,指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如:如来佛祖是先知先觉。

综合释义事先认识觉察。《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吕延济注:“言此数人曾不先觉天成之妙而去之远也。”《旧唐书·韩思复传》:“善思此时遂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宋叶适《答少詹书》:“至於以机变为经常……以跌荡不可羈束为通透,以多所疑忌为先觉,此道德之弃才也。”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张铣注:“言长瞻先觉之人义有乖舛者,顾思后昆以正之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家业彫零,倦客京华,收拾琴书访先觉。”鲁迅《热风·随感录四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先觉[xiānjué]事先察觉。《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较常人先觉悟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也。」《文选.成公绥.啸赋》:「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也作「先醒」。先觉[xiānjué]知识、见解优于一般人的人。【造句】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创见,被视为近代史上的先觉。

网友释义先觉,指事先认识觉察的人;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如:如来佛祖是先知先觉。

汉语大词典(1).事先认识觉察。《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吕延济注:“言此数人曾不先觉天成之妙而去之远也。”《旧唐书·韩思复传》:“善思此时遂能先觉,因诣相府有所发明,进论圣躬必登宸极。”宋叶适《答少詹书》:“至于以机变为经常……以跌荡不可羁束为通透,以多所疑忌为先觉,此道德之弃才也。”(2).觉悟早于常人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文选·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张铣注:“言长瞻先觉之人义有乖舛者,顾思后昆以正之也。”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家业彫零,倦客京华,收拾琴书访先觉。”鲁迅《热风·随感录四三》:“我们所要求的美术家,是能引路的先觉,不是‘公民团’的首领。”

国语辞典事先察觉。先觉[xiānjué]⒈事先察觉。引《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⒉较常人先觉悟的人。也作「先醒」。引《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也。」《文选·成公绥·啸赋》:「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

辞典修订版事先察觉。《论语.宪问》:「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文选.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牋》:「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较常人先觉悟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 也。」《文选.成公绥.啸赋》:「愍流俗之未悟,独超然而先觉。」也作「先醒」。

辞典简编版知识、见解优于一般人的人。 【造句】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创见,被视为近代史上的先觉。

英语priorshaving foresightProgenitors

其他释义1.事先认识觉察。2.觉悟早于常人的人。

先觉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预言家

反义词 后觉 先知

先觉造句更多 >>

1.不会大张旗鼓地凭借现代概念去一博芳心,傲视花丛,予取予夺;不会先知先觉地预测历史事件结果而先发制人,以彰显英明神武。

2.这项法案通过要求承保人无视先觉条件卖保险给所有人,和要求所有人拥有某一项医疗保健来实现目的。

3.同时,传教士的宣传内容、士大夫中先觉者的译著、以及国内报刊中的相关介绍,也使梁启超得以渐开新的西方视野。

4.换言之,即使方先觉变节投敌,但概不承认,概予否认。

5.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走对了路的原因只有一种,走错了路的原因却有很多。先知先觉改变一生,不知不觉断送一生!

6.然而,旧世界里出现的新人,往往被世俗看成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甚至被人看成狂、疯、痴、呆、傻,无复人理。这正是先觉者们普遍的命运。

7.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博学多才,能够正确认识新事物,是一个有先知先觉的人。

8.此乐不寻常,何苦事浮荣。愿师先觉者,远远濯吾缨。

9.先知先觉者大口吃肉,后知后觉者啃点骨头,不知不觉者则必须最后掏钱、割肉,这是风险投资市场永远颠扑不破的铁律!

10.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字义分解

读音:xiān

[xiān]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读音:jué,jiào

[jué]

[ jué ]

1. 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感觉。知觉。触觉。视觉。觉察。

2. 醒悟:觉悟。觉醒。“觉今是而昨非”。

[ jiào ]

1. 睡眠(从睡着到睡醒):午觉。睡了一大觉。

先觉相关成语

先觉相关词语

关于先觉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先觉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先祖

下一个:先志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