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竹帛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竹帛

竹帛

【拼音】:zhú bó

【注音】:ㄓㄨˊㄅㄛˊ

【结构】:竹(左右结构)帛(上下结构)

【简体】:竹帛

【繁体】:竹帛

解释

词语解释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竹帛[zhúbó]⒈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

基础解释(名)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此也借指典籍:功垂~。

引证解释⒈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⒉引申指书籍、史乘。引《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梁启超《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网络解释竹帛竹帛,指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见《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综合释义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梁启超《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汉语大词典(1).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2).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于景钟,名称垂于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梁启超《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国语辞典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竹帛[zhúbó]⒈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引《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近竹素书籍英语bambooandsilkwritingmaterials(beforepaper)​法语bambouetétoffedesoie(surlesquelsonécrivait)​,livres

辞典修订版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史记.卷一零.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着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英语ancient booksbamboo tablets and textilesbamboo slips and silk

法语tablette de bambou et étoffe de soie、livres

其他释义竹简和白绢,古代可供书写。代指史册:功迹著于竹帛。

竹帛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书本 书籍

反义词 竹素 竹箔

竹帛造句更多 >>

1.平生酷爱竹帛,武艺绝伦,有王佐之才,抱经纶之志。

2.对于孙叔敖与楚庄王霸业的关系,古人早有确评,《吕氏春秋》说,“使庄王功绩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3.我辈……当以忠义报国,立功名,书竹帛,死且不朽。

4.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仇池接近边境,兵革屡兴,既劳士卒,亦动民庶,皆由镇将不明,绥禁不理之所致也。 

5.千里生知道大力将想说什么,也知道其实双方无论怎么说,另一方都不会信服,当下环顾草庐内满满的竹帛书卷,想要岔开话题。

6.多年以后,当人们打开南风之窗,听寻风之来处,总会忆起南海之滨那个遥远的小渔村,还有那永垂竹帛的绝代风华。

7.以及,竹帛二经的次序不同,有无实质性的意义。

8.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诗文辞赋。

9.但愿明公威加四海,禹得效尺寸功劳,垂名竹帛,便足称快了。 

10.方欲挂旆嵩、华,悬旌冀、赵,刘夷荡涤,一匡宇内;陛下朝服济江,告成东岳,使大梁与轩黄等盛,臣与伊、吕比功,垂裕后昆,流名竹帛,此实生平之志也。

字义分解

读音:zhú

[zhú]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读音:bó

[bó]

(名)〈书〉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衣。

竹帛相关成语

竹帛相关词语

关于竹帛的诗词更多 >>

解释包含竹帛的单词更多 >>

上一个:纸帛

下一个:著于竹帛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