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著于竹帛成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成语大全 著于竹帛

著于竹帛

【拼音】: zhù yú zhú bó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ㄓㄨˋ ㄩˊ ㄓㄨˊ ㄅㄛˊ

【简拼】:  ZYZB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语法著于竹帛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著于竹帛,只好借口说传授。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成语造句更多 >>

1、“黄帝时,仓颉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

2、比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著于竹帛谓之书。

3、章太炎先生在《国故论衡·文学论略》里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4、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著于竹帛,只好借口说传授。◎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字义分解

读音:zhù,zhuó,zhe

[zhù]

[ zhù ]

1. 显明,显出:著名。著称。显著。昭著。卓著。

2. 写文章,写书:著述。编著。著书立说。

3. 写作出来的书或文章:名著。巨著。遗著。译著。著作。

4. 古同“贮”,居积。

[ zhuó ]

1. 附着,穿着。同“着(zhuó)”。

[ zhe ]

1. 旧同“着”(·zhe)。

读音:yú

[yú]

[ yú ]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读音:zhú

[zhú]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读音:bó

[bó]

(名)〈书〉古时对丝织品的总称:衣。

著于竹帛相关成语

著于竹帛相关词语

上一个:鱼书雁帛

下一个:拨乱诛暴

著于竹帛成语导航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