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己
【拼音】:zhí jǐ
【注音】:ㄓˊㄐ一ˇ
【结构】:直(上下结构)己(独体结构)
【简体】:直己
【繁体】:直己
词语解释谓自身守正不阿。直己[zhíjǐ]⒈谓自身守正不阿。
引证解释⒈谓自身守正不阿。引《礼记·乐记》:“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於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
网络解释直己直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íjǐ,谓自身守正不阿。
综合释义谓自身守正不阿。《礼记·乐记》:“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於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直己[zhíjǐ]自身守正不阿。《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南史.卷一八.萧思话传》:「君子正直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何忧乎?」
网友释义直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íjǐ,是谓自身守正不阿。
汉语大词典谓自身守正不阿。《礼记·乐记》:“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
国语辞典自身守正不阿。直己[zhíjǐ]⒈自身守正不阿。引《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南史·卷一八·萧思话传》:「君子正直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何忧乎?」
辞典修订版自身守正不阿。《孔子家语.卷三.弟子行》:「外宽而内正,自极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于仁,以善自终,盖蘧伯玉之行也。」《南史.卷一八.萧思话传》:「君子正直以明道,直己以行义,亦何忧乎?」
其他释义1.谓自身守正不阿。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jǐ
[jǐ]
(1)(代)自己:舍~为人|坚持~见。
(2)(名)天干的第六位。参见〔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