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之地
【拼音】:shì fēi zhī dì
【注音】:ㄕˋㄈㄟㄓㄉ一ˋ
【词性】:成语。
【简体】:是非之地
【繁体】:是非之地
词语解释是非之地shìfēizhīdì。(1)有麻烦的地方。是非之地[shìfēizhīdì]⒈有麻烦的地方。英aplacewhereoneisapttogetintotrouble;hotbedofrumours;
基础解释有麻烦的地方
综合释义充满纠纷、扰攘的环境。如:这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国语辞典充满纠纷、扰攘的环境,如:「这是个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是非之地[shìfēizhīdì]⒈充满纠纷、扰攘的环境。例如:「这是个是非之地,不宜久留。」成语解释是非之地
辞典修订版充满纠纷、扰攘的环境,如:「这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充满纠纷、扰攘的环境,如:这是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
其他释义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
1.卢绍坤摸把冷汗,这事的确太稀奇了,本来好端端的去饮酒作乐,怎就出了人命案子?他想,那雨花楼还真是个是非之地。
2.考虑到陈琳的身高优势加上手里还有铁棒,所以范惜文理智的选择了夺门而出离开办公室这个是非之地。
3.,远避名利是非之地,甘守恬淡生涯,以文章报国。
4.小糯米团子却不依,握着小拳头做恶狠狠状:“娘亲再不进去棒打鸳鸯,父君便要被那缪清公主抢走了。”又抚额做悲叹状:“自来后花园便是是非之地,多少才子就是在这里被佳人迷了魂道失了前程,累得受苦一生的。”。
5.顾继海又急不可耐的旧话重提,絮絮叨叨道你们怎么也来到边荒秘境了?难道掌门没有告诫你们,如今边荒秘境是个大是非之地,不是青涩小辈该来的地方。
6.避开不善之人,远离是非之地,不招惹麻烦,不要养成坏的习惯。
7.我和虾仔收拾起残局,为防黄毛等人杀回马枪,我们赶在暴雨前离开了是非之地。
8.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刘林听在耳中感觉自己真的像是个无耻的夹带抄袭者一样无地自容,真是众口烁金,刘林加快了步伐决定快点离开这是非之地。
9.在他们耳边,只有混混们被殴打的声音如雷贯耳,他和她现在只想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10.伊拉克依旧是个是非之地;比如在周日,五个基督教堂遭到袭击。
读音:shì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是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是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是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是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是。是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是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是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是非。他说的是。实事求是。
9. 认为对:是古非今。各行其是。深是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是,我就去。
11. 这,此: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是。
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是问。惟利是图。
13. 姓。
读音:fēi
[fēi]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