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胜多
【拼音】: yǐ shǎo shèng duō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以少勝多
【注音】: 一ˇ ㄕㄠˇ ㄕㄥˋ ㄉㄨㄛ
【简拼】: YSSD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少;不能读作“shào”。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
语法以少胜多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示例曲波《林海雪原》:“小分队以少胜多,消灭了土匪。
1、唯美的自然和奇遇带你遨游世界,细腻的情感写真让你领略秦淮八艳等中外美女,充满奇思妙想的以少胜多惨烈海陆战争让你爽到底。
2、在他的计谋下,慕容氏的燕国亡了,司马氏的晋国兴了,桓家几位枭雄饮恨而终,谢家肥水以少胜多大败苻坚。
3、秦魏河西之争,先有大将吴起阴晋之战,以少胜多,大败秦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
4、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5、吴空不逃了,仍是躲在墙角处,与巨熊硬碰硬对撼,在短距离范围内,闪避对方的熊爪,然后慢慢以少胜多,多次打击熊的身体同一个部位。
6、诸葛亮料事如神,巧借东风,在赤壁用火攻打败了曹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7、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8、赤壁之战是我们历史上少数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用了火烧赤壁的计谋,从这一点上看,你们本来不是没有胜算的。
9、赤壁之战,实际上为日后的三国分立揭开了序幕,它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并由此带来了一个历史新局面的著名战役。
10、主公,自随主公以来虽有大战,但皆是必胜之战,像今次这般,以少胜多,以寡敌众,出奇制胜,还是第一次,也是我第一次领教师父,汉家猛虎,之威势,名不虚传啊。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shǎo,shào
[shǎo]
[ shǎ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2. 缺,不够:缺少。减少。
3. 不经常:少有。少见。
4.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5.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shào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
3. 次级的:少校。少将(jiàng)。
4. 姓。
读音:shèng,shēng
[shèng]
[ shèng ]1.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优势,与败相对:战胜、得胜、出奇制胜。
2.超越:略胜一筹、一个胜一个。
3.美好的、优越的:胜地、胜景。
[ shēng ]肽的旧称。
读音:duō
[duō]
(1)(形)数量大:~年。
(2)(形)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数量上超出:~住两天。
(3)(形)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了。
(4)(形)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你的钱给~了。
(5)(数)(用在数量词后)表示不确定的零数:五十~。
(6)(副)表赞叹:~幸福啊!
(7)(副)表疑问:你有~大?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