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诗词名句大全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花树得睛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
问江南池馆有谁来?
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到头人事控抟难,与拙底、无多来去。
痴儿妄想,夜看银汉,要待云车飞度。
谁知牛女已尊年,又那得、欢娱意绪。
江南客。
秋水横边簇远山,相对盈盈里。
溪上有鸳鸯,艇子频惊起。
何似收归碧玉池。
长在阑干底。
羽书万里飞来处。
秋渐紧,添离索。
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拚一醉,留君住。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
秋千庭院小帘栊。
海棠亭午沾疏雨。
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事,今难觅。
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问古今、宇宙竟如何,无人省。
江之外,淮山暝。
天正远,伤飘泊。
闲处光阴,赢得日高眠。
一品高官人道好,多少事,碎心田。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
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家园十亩屋头边。
正春妍,酿花天。
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
别馆闲亭随分有,时策杖,小盘旋。
采山钓水美而鲜。
炉烟一窗,瓶花一床,更添十里湖光,对南屏晚妆。
藕风气香,竹风韵凉,等他月照回廊,浴鸳鸯一双。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
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
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
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
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
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
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
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
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
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
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
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
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
而内朝独缺。
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
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
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
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
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
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
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
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
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
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
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
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
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
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