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诗词名句大全
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旧宿僧房壁共题。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当初,莫要相逢好。
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
好梦欲成还又觉,绿窗但觉莺啼晓。
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
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
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
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庭有武臣,谋夫如云。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
西人传言,有寇在垣。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故曰:弊在赂秦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
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
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
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
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
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
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此言得之。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
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知此者,可以将矣。
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
夫能以形固,则力有馀矣。

更多内容
关注微信小程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