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作非为
【拼音】: hú zuò fēi wé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胡作非為
【注音】: ㄏㄨˊ ㄗㄨㄛˋ ㄈㄟ ㄨㄟˊ
【简拼】: HZFW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作;不能读作“zuō”;为;不能读作“wèi”。
【辩形】: 见“无法无天”(1007页)。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语法胡作非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任意做坏事。
示例我们绝不允许坏人胡作非为。
1、公安机关应严惩那些胡作非为的人。
2、仗势弄权者,自以为位高权重,“习为倨傲”,不免“颐指当世,凌轹百僚”,甚至一手遮天,指鹿为马,擅权枉法,胡作非为。
3、东方军事小编越南“没钱还任性”,真以为去抱新干爸爸的大腿就能胡作非为?小心被人当猴耍,范将军这句话直中要害,大快人心。
4、宦官内侍过去常利用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移天易日,颠倒是非黑白,胡作非为。
5、后备军事力量,换句话说,眼前这个就是玉海楼中紧排在老大“胡作非为”。
6、这几十年在师傅的庇护之下,胡作非为,莺歌燕舞。
7、南明建都南京后,刘宗周奉召到南京任职,直言鞭挞权臣马士英、阮大铖胡作非为,又被迫辞职归里。
8、但在这里我想降低标准:千万别用你那过人的才干胡作非为。
9、助纣即为虐!你可知护得这财主一家周全,任他胡作非为,便有千万家百姓的日子难以周全!大丈夫贫贱不移其志,甚么权宜之计!
10、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事件改变了游戏规则,他们不再需要屈从于那个胡作非为邻国采用的勒索战术。
读音:hú
[hú]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读音:zuò,zuō
[zuò]
[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作坊:小器~。
读音:fēi
[fēi]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读音:wéi,wèi
[wéi]
[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